尊龙凯时


        您好!欢迎光临尊龙凯时制药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    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
        服务热线 0931-8509589
        1600_225px;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富民兴陇 开创中医药强省新局面
        日期 :2021-07-02 来源 :百家号 作者 :中国家庭报 【打印】

        扩大交流 ,拓展中医药走出去支撑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平台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快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平台作用。立足强产业、优事业、亮品牌、拓市场 、促合作,成功举办三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 ,打造形成了中医药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 、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的权威发布解读平台、创新发展成果展示平台、助推脱贫攻坚的支撑平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平台“五大平台”作用,累计签约项目115个 ,签约额150多亿元 。二是积极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 。在白俄罗斯 、匈牙利等16个国家建立岐黄中医中心(学院),诊疗患者1.97万人次,义诊近1万人次,培训境外医师278人、相关从业人员392人次。招收境外留学生27人,派出国际学术交流46人次。三是有效拓展海外市场 。先后组织省内20多家中医药企业赴美国、日本、法国、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 ,参加食品、农产品、医疗健康 、医药原料等国际化专业展会,提升出口规模 。利用“中小项目”近千万元资金支持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对接洽谈、境外认证、商标注册等业务。2018年-2020年,全省中药材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20%。

        全力抗疫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甘肃省坚持中西医结合 、中西药并用,推动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预防 、治疗、康复全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迅速建立中西医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组建各级中西医结合专家团队,创新实施中西医联合制定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救治、会诊、查房、病例讨论制度,“一人一案” ,辨证施治,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到98.9%,形成了“第一时间启动中医药参与的应急防控指挥和救治工作机制 ,第一时间应用中医药防控救治方案 ,第一时间有中医专家团队,第一时间用上中药”的经验模式 。组织研发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预防方 、治疗方、康复方、藏药方等系列“甘肃方剂”,支援湖北、外援白俄罗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将“甘肃方剂”中的部分方剂开发成为院内制剂 ,在全省调剂使用。针对不同人群,各级医疗机构共发放中药预防汤剂42.7万余袋,中药避瘟香囊4.8万余个 ,艾条2万余支。发挥中医药在患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对出院患者继续给予不少于14天的中医药康复治疗,同时指导患者通过艾灸、拔罐等中医方法开展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强化中医药应急能力建设 ,依托省中医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分别成立由50名中医药专家组成的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和30名专家组成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进行中医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中医应急人才 ,带动省内中医疫病应急能力的提升。

        下一步,甘肃省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持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好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和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两个国字号平台作用,持之以恒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 ,把陇药文化、陇药产业、陇药品牌弘扬好、建设好,持续提升我省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全方位推动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一是进一步夯实中医药服务体系。着力抓好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 、中医康复中心 、中医治未病中心三大中心和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在全省20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全覆盖。

        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围绕做优做强骨伤、儿科、皮肤、针灸 、推拿以及心脑血管病等开展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 ,着力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 、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医药专科群。加快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 ,确保实现县级中医医院规范开展不少于45项、乡镇卫生院不少于9项、村卫生室不少于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是加快推进道地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鼓励中药材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快新优品种新技术推广,提升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质量 。示范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减少化肥农药用量  ,提升中药材品质。

        四是加快现代中药生产制造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作用,实施扶优扶强战略,促进产品、技术、资金、渠道、人才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形成战略性龙头企业和中小特色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行业组织格局。引导企业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 、新装备,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药工业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中药工业现代化水平。鼓励制药企业建设绿色工厂,推广应用节水、节能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五是加快中药材仓储物流升级发展。通过改造提升现有中药材仓储物流设施,提高其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和应急能力。建立中药材应急储备管理运营和战略储备体制机制,确保应对重大灾情、疫情及突发事件的中药材保障供应。推动完善中药材交易市场功能,通过仓储管理 、金融兑付、网上交易 、代码识别、射频识别、快捷配送等系统整合 ,提高线上线下协同交易能力,构建集仓储物流、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交易市场体系 。

        六是持续推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转型发展、融合发展 ,探索创新 、大胆突破 ,真正发挥试验区集聚带动效应;做深做细强链补链文章,加强和完善中医药产业生产、加工 、研发 、服务配套 、组织领导、市场营销等体系建设,打通中药材种植 、加工、销售 、仓储物流、新产品研发销售全环节,加快推动中医药一二三产业链衔接发展 ,延伸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

        七是继续办好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认真总结前三届办会的成功经验,高水平打造,扎实务实筹备,深化中医医疗 、教育、科研、制药 、服务等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合作 ,确保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持续提升我省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12
        Copyrights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尊龙凯时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
        设计制作

          XML地图